在燒椒醬制作過程中,辣椒的品種至關重要。不同品種辣椒在顏色、辣度、味覺值、質構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,對燒椒醬的品質產生重要影響。本研究通過對不同品種辣椒進行炭火燒制,再與鹵制的牦牛肉粒及其他調味料混合制備牦牛肉燒椒醬,并對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品質進行評價比較。

圖1 牦牛肉燒椒醬制備工藝流程
不同品種辣椒對牦牛肉燒椒醬色度的影響
牦牛肉燒椒醬色度指標測定結果見表3。尖椒組的L*值最大,與其他4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;杭椒組和線椒組L*值相同,螺絲椒組的L*值最小。而螺絲椒組的a*值和b*值最高,與其他4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。上述結果說明在這5種不同品種辣椒的燒椒醬配方中,尖椒組的亮度最鮮亮且保持較好,而螺絲椒組的紅綠值和黃藍值最高,可能因為燒椒在有氧的條件下受熱發生褐變,不同品種辣椒在炭燒后褐變情況不同,因此改變了產品的a*值和b*值。

表3 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色度比較
不同品種辣椒對牦牛肉燒椒醬質構特性的影響
牦牛肉燒椒醬咀嚼性指標的測定結果見圖2。二荊條組的咀嚼性最高,與其他4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;線椒組和螺絲椒組的咀嚼性居中,杭椒組的咀嚼性最低。辣椒品種通過纖維結構和肉質厚度差異顯著影響燒椒醬的咀嚼性。二荊條因厚壁纖維較密導致咀嚼性較高,滿足飽滿口感的配方要求;線椒和螺絲椒的相似性可考慮風味或成本優勢加工替代的可能性;杭椒咀嚼性較低可能由其薄壁組織比例較高導致。生產中需綜合考慮質構與風味平衡,以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。

圖2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咀嚼性比較
不同品種辣椒對牦牛肉燒椒醬感官評分的影響
為保證客觀性和可靠性,由10位專業感官評價人員組成評價小組,針對色澤、氣味、滋味、組織狀態這4個指標,依照感官評分標準(見表2)去掉最高值及最低值進行綜合評分。

表2 牦牛肉燒椒醬感官評分標準
感官評分差異與辣椒的化學成分(如辣椒素、揮發性物質)及加工工藝關聯密切。牦牛肉燒椒醬感官評分結果見圖3。如圖3所示,其中二荊條組的感官評分最高,與其他4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,此組牦牛肉燒椒醬的燒椒炭燒味和牦牛肉味協調,口感鮮咸微辣,香辣味濃郁;杭椒組和線椒組的感官評分居中,而尖椒和螺絲椒兩組牦牛肉燒椒醬的燒椒氣味過于濃郁,感官評分較低。

圖3 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感官評分比較
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味覺分析
電子舌能夠通過味覺傳感器檢測味覺特征。采用電子舌對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味覺指標進行測定,結果見表4。所有組均呈現酸味、鮮味、豐富度、咸味、甜味、苦味,其中尖椒組咸味和酸味最高,鮮味、豐富度、甜味、苦味最低;杭椒組的豐富度最高,與其他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;線椒組咸味最低,與其他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;螺絲椒組的鮮味、甜味、苦味最高,且與其他組之間差異顯著(p<0.05)。

表4 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味覺指標比較
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氣味分析
采用電子鼻對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進行分析,結果見圖4。不同品種辣椒組在線性判別分析(LDA)圖上有三組樣品無重疊,分別為尖椒組、杭椒組、線椒組,說明這三組樣品在氣味上存在顯著差異。二荊條組和螺絲椒組有一部分區域相互重疊,說明兩組之間氣味差異較小。各樣品在LDA圖中位置分布及距離遠近反映樣品之間氣味差異程度的不同。尖椒組分布在第1象限,線椒組和二荊條組分布在第2象限,螺絲椒組分布在第3象限,杭椒組分布在第4象限,且尖椒組和杭椒組與其他樣品距離較遠,說明這兩組與其他三組氣味差異較大。

圖4 不同品種辣椒制備的牦牛肉燒椒醬的氣味分析
來源:感官科學與評定,轉載請注明來源。
參考文獻:曹文秀,白家瑞,李振寧.不同品種辣椒對牦牛肉燒椒醬品質的影響[J].農產品質量與安全,2025,(04):51-57.
提醒:文章僅供參考,如有不當,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。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,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,因此導致的損失,此公眾號運營方不負責。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愿我平臺發布,請聯系小編。